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

新闻

在这里,掌握急救知识更前端资讯

两会声音:加快AED大面积推广,提高急救培训普及

出处: 时间:2023-03-14 浏览:66次

今年全国两会上,多位代表委员提出推广普及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的建议,希望这个操作简单、效果显著的“救命神器”得到重视,以挽救更多生命。


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华慈善总会党委书记孙达说:


在人员密集区域设置AED设备,能大大提高心源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。


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敖虎山建议:


提高我国心肺复苏普及率和培训质量,提升全民应急救护能力。


近年来,与AED相关的讨论话题越来越多,包括增加AED配置、普及急救培训等问题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两会的热点。

1.png


然而,一个尴尬的现实是,现阶段我国AED配置及使用的实际情况却是“数量少”、“不会用”、“不敢用”


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发布的《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设置要求》团体标准建议每10万人应配置100-200台AED。


目前,我国每10万人配置AED数量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,还有很大的差距!


各国每10万人配有AED的数量:美国为317台,日本为555台,荷兰为696台,奥地利为554台,挪威为378台,丹麦为311台。

2.png


事实上,除了硬件配置方面的短板之外,在急救培训相关领域,我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。


据统计,我国成人心肺复苏普及率不到1%,而新加坡是60%,日本更是高达90%!

3.png


众所周知,80%的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以外,第一目击者是身边的亲人、朋友、同事或陌生人,在遇到紧急情况时,如果能正确实施心肺复苏,就可以挽救一条生命。


因此,提高心肺复苏等急救培训普及率,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,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。


值得一提的是,还有很多普通民众不敢使用AED,或者担心施救无效要承担法律责任。


实际上,《民法典》第一百八十四条明确规定:“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,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。”

4_副本.png


国家出手,不仅让好心施救者没有了后顾之忧,而且也让AED的普及更加深入百姓生活,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—2030年)》 明确指出:


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备配备标准,在学校、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和机场、车站、港口客运站、大型商场、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急救药品、器材和设施,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。


AED的普及和使用,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急救成功率,避免很多本来不应发生的悲剧。

5_副本.png


生命的宝贵在于一旦失去便不能重来,学习AED使用等急救常识,不光是为了拯救他人的生命,更是为了自己能够在危难之时得到及时的援助。


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急救、参与急救、掌握急救技能,在关键时刻挽回宝贵的生命!

©️2021 深圳市第壹响应人应急培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95215号 安保医疗 网站地图

18824677308

微信关注

微信关注
微博关注 微信关注 企业微信关注